簡介
假新聞的擴散使得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危急救難時或是民主政治上做出錯誤的決策。為了解決假新聞所衍生的問題,許多國家開始立法管制假新聞的擴散及影響;同時,社群媒體業者也主動肩負起平台責任,積極投入過濾假新聞、辨識假新聞的技術研發。然而,從跨國與跨領域角度檢視上述議題的學術討論卻相當有限。因此,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整合傳播學者、法律學者、社群媒體平台等三方面來共同思考,舉辦「假新聞導演資訊戰爭?聚焦社群媒體的全球視野」假訊息防制工作坊。期能透過跨國與跨領域的意見交換與研討,檢視可能的因應之道。
本次工作坊同時邀請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主任 Philip Howard 教授進行「運算宣傳」(computational propaganda)專題演講及「假新聞研究:臺灣與世界對話」座談。Philip Howard教授致力於研究數位媒體如何對政治環境產生影響,也經常針對全球媒體與政府事務發聲評論。他目前執行的研究計畫,探討全世界如何透過機器人、演算法及其他自動化的形式來進行政治宣傳及其可能的負面效果。在假新聞對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之際,透過其跨國研究成果與我國在地經驗,期能發展出有效的假新聞應處之道。
目標
-
從全球視野檢視假新聞及其延伸之資訊戰的起因與影響:瞭解目前的關鍵議題及研究成果,促使學術研究落實於解決社會面臨的挑戰,並為台灣建立國際研究合作網絡。
-
促進傳播學者、法律學者、及社群平台業者跨領域對話:從媒體與平台自律、法律規範、開放資料、公民素養等視角,探討並提出遏制假新聞散布、更正假新聞誤導、及事先預防等可能的策略與合作方式。
-
推動高品質科學知識的傳播及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制訂:透過舉辦大型演講與座談方式,提升民眾對假新聞及相關議題的素養,並瞭解以學術研究成果為基礎進行政策制訂的可能方式。
工作坊議程
Workshop Schedule
Is Fake News Directing Information Warfare?
Focus on Social Media from Global Vision
11月12號過後陸續於雲端分享經講者授權的會議資料。
專題講座
|講者|
Philip Howard教授,目前擔任英國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主任。研究興趣為科學技術研究、網際網路、社會、與政治,致力探討數位媒體如何對全球的政治環境產生影響。近年積極探討新的訊息技術如何影響世界各國的公民參與行為,與如何應用於社會控制。同時,也相當關注民主國家與獨裁政權國家中的數位行動主義、訊息獲取等議題。學術發表豐富,目前共出版8本書和100多篇學術論文、書籍章節、會議論文、評論文章等,均關注於訊息技術如何影響國際事務和公共事務等議題。目前進行的研究計畫包含「運算宣傳」、「牛津馬汀計畫:錯誤訊息、科學與媒體」、「美國的政治傳播、人工智慧與資料的多樣性」、與「如何強化數位民主化」等四個項目。本次專題演講將以「運算宣傳」研究計畫成果進行分享。
|講座摘要|
社群媒體平台的設計和實施已使幾個先進的民主國家陷入某種民主缺陷。首先,社交算法允許來自不可靠來源的假新聞故事像野火一樣在家庭和朋友網絡中傳播。其次,社群媒體算法為政治學家通常所說的「選擇性親和力」或「選擇性曝光」提供了非常真實的結構。我們更願意加強與我們已經認識和喜歡的人員和組織的聯繫。第三,目前人們對於Facebook和Twitter等科技公司賦予了民主討論應有的規範義務認可,如同我們要求新聞工作者和民間社會團體遵守這些義務一樣。我使用來自ERC資助的計算性宣傳項目的證據,將會討論社群媒體平台如何成為政治討論的關鍵角色,試圖辨識出那些科技的功能使我們陷入民主赤字,並總結了如何讓社群媒體平台成為更好的審議民主基礎的一些想法。
與會貴賓
|主持人|
陶振超教授(Dr. Chen-Chao Tao)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柏明頓校區大眾傳播博士,目前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兼科技部社會學門共同召集人(傳播學門召集人),研究專長為認知取向媒體研究(眼動及心理生理學)、社會網絡分析、資料科學。
劉靜怡教授(Dr. Ching-Yi Liu)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目前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科技部社會學門共同召集人(法律學門召集人),研究專長為資訊法與電信法、人權法制、法律經濟分析。
|與談人|
沈伯洋助理教授(Dr. Puma Shen)
美國加州大學犯罪與法律社會學博士,目前任職於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研究專長為刑法、法律社會學、刑事政策、以及白領犯罪。近年來致力關注假訊息、資訊攻擊等相關議題,並辦理多場講座。
林照真教授(Dr. Caroline Lin)
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新聞所。具備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而後轉從事學術研究,研究專長為媒體轉型研究、新媒體研究、資料新聞學、收視率研究、災難新聞研究、科學傳播等。近年致力探討傳統媒體與數位媒體的聚合、置入性新聞、假新聞等議題。
陳至潔副教授(Dr. Titus C. Chen)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政治學博士,目前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領域為國際規範與國際建制、國際關係史、國際關係理論、國際組織與規範、中共外交政策、人權與法治、東亞安全和政治經濟學、外交史等。近年致力於以文字探勘的技術研究中國人權與中國宣傳手法等議題。
胡元輝教授(Prof. Yuan-Hui Hu)
目前任職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並為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諮議委員兼發言人。專長領域為傳播經營與管理、新聞編採與製播、公民新聞與公共媒體。近年來關注假訊息擴散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故發起籌組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該中心成為臺灣第一個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認證的組織。
鄭宇君副教授(Dr. Yu-Chung Cheng)
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資料新聞學、社交媒體研究、數位人文、科學與風險傳播、科學與科技研究(STS)等。近年來積極運用社群媒體巨量資料來研究政治選舉、社會抗爭、假訊息的傳播與公眾參與。
魏玓教授(Dr. Ti Wei)
目前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為「媒體改造學社」、《共誌》編輯委員會成員。專長領域為傳播政治經濟學、全球化與國際傳播、批判理論與通俗文化研究、媒體政策等。向來關注公民社會與媒體改革運動,致力研究臉書政治經濟學、臺灣新聞媒體的發展史。
Facebook代表陳奕儒(Max Chen)
目前為Facebook臺灣公共政策經理。根據調查,Facebook是國人使用率最高的社群媒體。目前Facebook致力打擊假訊息與強化事實查核功能,在台推動新聞誠信計劃、資助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加入《不實訊息防治業者自律準則》、啟動「第三方事實查證機制」等。
LINE代表許惠嵐(Hsu Hui-La)
目前為LINE臺灣公共事務部總監。根據調查,Line是國人使用率最高的通訊軟體。目前LINE為打擊假訊息擴散,啟動「數位當責計畫」,主動設立「LINE訊息查證」官方帳號,LINE TODAY設有「謠言破解專區」,與臺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真的假的等第三方獨立機構合作。
吳秦雯副教授(Dr. Chin-Wen Wu)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法學博士,目前任職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專長領域為公法,善用歐陸法國的法學觀點來探討各項人權議題,如原住民身分認定與權利保障、政治參與領域中的婦女歧視問題等。
劉定基副教授(Dr. Ting-Chi Liu)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目前任職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專長領域為憲法、資訊隱私法、通訊傳播法、政府資訊公開法等。近年來致力探討個人資訊隱私權在大數據、物聯網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數位匯流時代的通訊傳播法制等議題。
蘇慧婕助理教授(Dr. Hui-Chieh Su)
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專長領域為國家學、憲法理論、基本權理論、言論自由、轉型正義,近年來致力於研究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言論自由,如探討歐盟被遺忘權的發展、言論管制的中立性等議題。
(以上內容依議程發表先後排序)
交通方式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位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F。
(辛亥路與復興南路交叉口,從臺大第二校門進入,右邊第一棟即為社會科學院)
自行開車或騎車
社會科學院 B1 為台大辛亥臨時停車場:汽車一小時 40元;機車計次 20元;校內其他停車區為一小時 60元。
大眾交通工具
|捷運|
捷運文湖線科技大樓站 – 此路程最快約 10~15 分鐘:出站後左轉直走復興南路二段到底(約600公尺),至辛亥路交叉口,從臺大第二校門進入,右邊第一棟。
捷運新店線公館站 – 此路程約 30 分鐘:沿羅斯福路步行進入臺大校園,循「椰林大道」直行,左轉「小椰林道」,右轉「桃花心木道」,左轉「楓香道」直走到底,右邊即為社會科學院。
|公車|
• 台大資訊大樓站(此站最靠近臺大第二校門)
公車:懷恩 S31、298、949
• 青年活動中心站(站牌位於辛亥路上)
公車:237、295、298 青年活動中心站
• 捷運公館站 – 此路程約 30 分鐘(羅斯福路四段上捷運公館站 3 號出口前)
公車:207、208、672、673、907、綠11、棕12、敦化幹線
報名
免費,於108年11月1日23:59報名截止。
|注意事項|
1.本活動未提供現場報名。篩選機制是以大學教授/政府人員/研究人員、專業組織/媒體、研究生、大學生/其他(依報名時間排列)為順序納入名單,並以法律、傳播相關領域的師生優先。待彙整正取人員的回覆情形後,將於11/7(四)12:00前通知是否成功備取,未收到信者則為未錄取。
2.本活動為尊重講者著作財產權,故統一不提供直播、錄影、錄音;未安排專訪行程,記者可自由採訪。
3.本活動會議廳進出須具有工作坊所提供識別證。
關於我們
指導單位: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
協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